第50章(2 / 2)
就像这场始于教室的心动,终将在某个毕业季画上句点。
但是,陶念心上,却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她看着林知韫整理药袋的背影。灰色针织衫的衣摆随着动作轻轻摆动,指尖在药盒间来回穿梭,动作利落又温柔。
陶念低头看着自己的膝盖,纱布下的伤口隐隐作痛,却又好像没那么疼了。
这一刻,她忽然觉得,384天的等待也可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倒计时。
就像那年冬天落在她们指尖的雪,终究会融化,化作滋润心田的水滴。
而陶念感到她的心里,又一次春和景明,万物生长,好像有什么种子,簌簌地翻滚、掉落,迎着心底的太阳,生根,发芽。
星光
陶念的十七岁生日过得很安静。
周末补完课后,李仕超和申佳琪陪她在学校后门的小面馆吃了顿饭。李仕超非要往她碗里加了个荷包蛋,说是“寿星专属”。
面馆的灯光昏黄,照得三个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陶念低头吃着面,忽然想起去年今日。
十六岁生日那天,林知韫准备了满满一袋礼物,叫她去办公室带走,还逗她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啊”。
袋子里装着她自己手抄的绝版诗集《黑洞》、《孽子》精装的《树犹如此》,可爱的柿子挂件,还有一袋她最爱吃的桃子味的糖。
那天晚上,陶念抱着沉甸甸的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看见满天繁星,忽然觉得十六岁的天空格外明亮。
而今年……
陶念搅动着碗里的面条,她知道林知韫大概是记得的。昨天路过办公室时,她看见林知韫的日历在今天的日期上画了个小小的圈。
但那个圈终究只是圈,没有变成推门而入的身影。
她不在意收到什么礼物,她只是希望被记得,被那个人记得,被那个人一点小小的在意。
“许愿啦!”李仕超伸手,在陶念面前晃了晃。
陶念看着面前插着蜡烛的小蛋糕,是李仕超从便利店临时买的,奶油都有些化了。
可她没有嫌弃,打心底觉得有两个朋友陪着自己的感觉很好。
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
第一,考上重本,最好是京师大学。
第二,林知韫,再等等我,等我回来,等我考上教育局。
蜡烛吹灭后,申佳琪往她手里塞了个东西,“给你的。”
那是一个小小的星空灯,按下开关会在墙上投出星云图案。
“我记得你说过你喜欢星光,”申佳琪轻声说,“今年就送你一片星空吧。”
陶念抚摸着星空灯的表面,“谢谢,我很喜欢。”
恍惚间,她发现,她想要的星光,从来都只有那一盏。
新高三的暑假只有短短十天。
盛夏时节,各科陆续开始一轮复习。数学发的导学案印着去年高考题,历史大题也突然变难,连一向从容的英语老师也开始要求“每天至少做两篇阅读理解”。
陶念的书桌上,堆着实验中学的模拟卷。她常常做到深夜,但是,她的排名始终卡在一千名外,和林知韫一样,是她生命里跨不过去的坎。
这个夏天没有运动会。
没有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没有林知韫疾驰的身影,更没有从林知韫手中接过的、带着她的温度的接力棒。
这个夏天也没有十七岁的生日祝福。
偶尔路过语文组办公室,陶念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安静得出奇,偶尔只听见老师们讨论进度的低语。
她买了套新的习题集,深蓝色的封面上印着的“冲刺985”。结账时收银员多看了她一眼:“这套很难的哦。”
“没关系。”陶念把书塞进书包,拉链上挂着的柿子挂件晃了晃。
晚自习的教室闷热难耐,电扇吱呀呀地转着,吹不散试卷上的燥热。陶念解开校服领口的扣子,忽然想起去年的盛夏。
林知韫站在讲台上讲解《荷塘月色》,窗外的知了声和她的声音混在一起:“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