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03(1 / 3)

加入书签

宋五嫂看向梵正,眼神发亮:“法师,您若不嫌我这后厨烟火气太重、荤腥太足,可否……请您也露一手?”

梵正微微欠身:“阿弥陀佛。宋施主相邀,贫尼自然当尽全力。不过,贫尼所习多为素食与精巧点心,于这般烹炒盛宴之所,恐有不便,亦难施展。不如……”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回那笼热气渐消、却米香依旧的大米发糕上,眼中泛起一丝近乎孩童般的好奇与兴致。

“我就来做一组大米发糕吧。”

作为生活在黑暗时代五代十国的僧尼,梵正为了应付豪强,偶尔也会做一些荤菜。包括她名震天下的“辋川小样”风景拼盘,也用了不少肉干、腌鱼等等。但既然如今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她便决定不再做违心之事。

宋五嫂当然求之不得:“行,那今天的白案就交给您了!”

就这样,膳祖与梵正不过来厨房转了一圈就被留了下来,莫名换上了厨师服,站在了锅灶面前。

不过,当她们真正站在锅灶前时,一直漂浮着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找到了归属感。

而另一边,宋五嫂正在给路晓琪狂发信息:“速来!膳祖与梵正准备做菜了!”

正在和宇文恺、王维对方案的路晓琪收到信息:“对完后你们先别走,咱们中午去五嫂子那里吃饭,今天有大餐吃!”

听说是新来的两位名厨要大显身手了,宇文恺与王维对望一眼,欣然允诺。

路晓琪百忙之中还记得给苏隽发了个短信,约他中午包厢见。

没过多久,李龟年也知道了,表示要来蹭席,还有他的弟弟与公孙瑾、朱帘秀。

王维有些不好意思,是他刚刚透露出去的。

他们以往都是这样,大家呼朋引伴赶场子去玩,喝酒作诗跳舞吟乐,热闹惯了。有的时候玩到太晚过了宵禁的时间,自然就在主人家歇下,第二天再走。

路晓琪不以为意,既然人越来越多,她索性又叫来了张仲景与高公明高太医,还有韩尚宫。一群人浩浩荡荡,把包厢给坐满了。

……

宋嫂鱼馆,后厨。

梵正正在揉着手中的面团,旁边的厨师们一边备菜一边时不时往这边瞟几眼。宋嫂鱼馆以往并没有单独的白案师傅,也很少推出糕点,但大家都是行内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位女法师,绝对是个高手!

她的动作看似轻柔,却蕴含着某种内在的力道,米粉与水在她掌指间完美融合,绝不粘盆,也绝不干涩。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禅意和韵律美。看着不像是在厨房,反倒更像是一场指尖的舞蹈,让偶尔将目光瞥过去的厨师们看得目不转睛,暗自惊叹。

宋五嫂看得也很激动,这面揉得……待会儿的发糕不用想,肯定好吃!

膳祖也在另一侧准备自己的菜品。

她在自己的一众拿手菜里选了又选,又看过了鱼馆里的菜单,发现家禽类的菜品相对比较少,而鱼鲜类的菜品已经相当多了。

“那就葱醋鸡如何?”

这也是她的招牌菜之一,食材易得,而且很符合大众的口味。

“没问题。”

宋五嫂立刻点头,然后让厨房采购立刻送来十几只活鸡,不同品种的让膳祖来选。这整个过程不过半小时,也让膳祖咋舌于这个时代的效率,还有物资之丰。

十几种不同的鸡,活蹦乱跳,不过一刻就送了过来。即便在那会儿,宰相府上也难说能做到如此。

她逐一查看这些鸡的状态,只有几种她熟悉,另外的品种都是她从未曾见过的。

“索性,都做了吧。”膳祖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正好也都试试味,看看哪种更合适。”

宋五嫂肃然起敬。

鸡自有厨房水台去处理,膳祖开始专心调制自己要用的酱料。

厨房里的调味料琳琅满目,除了外面能买到的,还有许多是宋五嫂和其他厨师们自己酿的酱汁、酱菜等等。

膳祖看着这些贴着陌生标签的瓶瓶罐罐,神情里带着一种考古学家般的谨慎与好奇。她拿起一瓶白醋,凑近瓶口轻轻一嗅,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很浓的醋味儿,但是气息过于尖锐单薄,少了自然发酵的醇厚层次。

旁边一位正在备料的年轻厨师见她犹疑不定,动作生疏,又想到宋大厨对她的重视,于是上前主动问:“您要找什么醋?香醋、陈醋、米醋、白醋我们这儿都有。”

膳祖温和地笑了笑,并未解释,只道:“多谢。可否都让我试试?”

年轻厨师虽觉奇怪,但还是麻利地取来几个小碟,每种醋都倒了一点。只见膳祖真的用指尖沾取少许,逐一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她闭目凝神,仿佛在解读每一种醋的身世与性格,十分专注。

年轻厨师有些茫然,这尝调料的手法,也太原始、太“新手”了吧?

这位到底是什么来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