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3 / 3)

加入书签

你准备得越早,越是好事。你哭完了,擦干眼泪,抬起头,往前看,路还远着呢……”

淑妃温柔地抚摸着华瑶的头顶:“好孩子,别因一时的失败而沮丧,也别因一时的成功而急躁冒进。你必须磨练自己的心志,坚强不屈,百折不挠……”

淑妃的这些话,全是华瑶自小听惯了的。

华瑶点头如捣蒜,淑妃的声调却离华瑶越来越远,浮在水上的万千景象越来越模糊,微风中摇摆的莲叶莲花如同轻烟一般消散了。

华瑶茫然不知其故,又觉得后背传来一阵巨痛。那样深切的痛苦,好比伤筋断骨,简直疼到了她的心坎里。

她不停地喘息

,耳边还有人唤道:“殿下?殿下能听得见吗?”

华瑶睁开双眼,神智渐渐清醒过来。

不知何时,天已入夜,清冷的月光照在纸糊的窗户上,又被竹青色的纱帐遮掩了几分,朦朦胧胧,似梦非梦。

华瑶咳嗽了一声,纱帐立刻被人撩开,飘摇的烛影中,蓦地出现了一位年纪轻轻的女子——她穿着一袭素布长裙,眉如春柳,眼似秋波,脸上不施粉黛,颇有一种清水芙蓉般的脱俗之感。她朝着华瑶笑了一笑,华瑶这才注意到,她身上还有一股悠悠荡荡的莲花香。

华瑶顿觉心旷神怡,伤痛都减弱了几分,轻声细语地问:“你是谁?”又夸赞道:“你的气质和风度,真是难得一见的出众。”

那位女子屈膝行礼,朝着华瑶盈盈一拜:“微臣叩谢殿下救命之恩,承蒙殿下不弃,微臣是彭台县的知县……”

她话还没说完,华瑶就知道她是谁了。

原来她就是彭台县的知县,沈希仪!

难怪,难怪晋明为了沈希仪,曾经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华瑶作为晋明的妹妹,也不是不能理解晋明的心思。

依照华瑶对晋明的了解,晋明就是喜欢这种类型的姑娘,谈吐文雅,举止端方,腹有诗书气自华——奈何这样的姑娘也根本看不上晋明。

华瑶的脑袋还是晕晕沉沉的。此时她讲话不经顾虑,脱口而出道:“我和高阳晋明完全不同,只要你陪在我的身边,我绝对不会亏待你。”

沈希仪并未拒绝华瑶,只是淡淡一笑:“多谢殿下。”

华瑶不知从何说起,就随意地问了一句:“你吃过晚饭了吗?”

沈希仪答非所问:“您运来的粮草,救活了彭台的百姓。他们终于吃上饱饭了。”

华瑶心里有些高兴。她点了一下头,才说:“大战告捷,百姓不再忍饥挨饿,自然是一桩好事,但你们千万不能懈怠,必须调遣官兵不分昼夜地巡城……”

沈希仪道:“守城之责,重于泰山,微臣不敢掉以轻心,您也不必忧心。”

她的面容被阴影笼罩,神情也是暗沉沉的:“叛军一旦靠近城墙,便会在炮火中毙命,从活人变成死鬼。”

华瑶好奇地问:“彭台县的红夷大炮,究竟有多厉害呢?”

沈希仪把烛台放到了床头柜上:“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等您痊愈之后,请您亲自登上城楼,让彭台的兵将为您演练一次。”

华瑶初见沈希仪的那一刻,便觉得沈希仪与杜兰泽颇有相似之处,听完沈希仪的这一番话,华瑶恍然发现,沈希仪只是看起来清瘦柔弱,实际上,她的性格刚猛剽悍,她虽是文臣,却胜似武将。

华瑶对她更多了几分敬佩之情:“我很欣赏你。”还说:“对了,你跟我私下相处时,不必再用谦称,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沈希仪静静地看着华瑶。

过了片刻,沈希仪忽然认真道:“殿下昏迷三天三夜,驸马也守了您三天三夜。汤大夫劝诫驸马回屋休息,大约半个时辰之前,驸马才去服药进膳,汤大夫也去照顾另一位患者了。城中人手不足,微臣略懂岐黄之术,未经您的允许,微臣擅作主张,侍奉您的左右。您不但不责罚微臣,竟又这般抬爱……说来不怕您笑话,微臣惭愧得无地自容。您冒死前来,微臣已觉消受不起,又承蒙您如此厚待,如何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华瑶暗忖,好一个伶牙俐齿的沈希仪。她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各项事务交代清楚了。

华瑶也没细想沈希仪的深意,张口就来:“我重伤未愈,大梦初醒,想到什么就直说了,其实我平常不是这样的人。”

沈希仪略显慌忙:“殿下,微臣对您绝无半分不敬之意。您舍生忘死,拯救彭台县的数十万百姓,微臣当牛做马,也难回报您万分之一的仁义……”

华瑶眨了眨眼睛。她的脑袋有点空荡荡的,好多事情暂时没有想起来,后背还有一股火烧火燎般的疼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