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透过空间的壁膜,他向外望去,同样惊奇地发现,在现在的他眼中,整个宇宙也完全不同了。 &esp;&esp;如果单纯以信号生命观察到的画面来命名,星球也许不会再被称为星球,而是该被称作星团,或别的什么。 &esp;&esp;因为黎渐川所看到的,漩涡星域的那些星球,不再是物质凝结的球状天体,而是以一枚与信号生命不同的“核”为中心的,无数信号与信息的">
阅读历史 |

第894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透过空间的壁膜,他向外望去,同样惊奇地发现,在现在的他眼中,整个宇宙也完全不同了。

&esp;&esp;如果单纯以信号生命观察到的画面来命名,星球也许不会再被称为星球,而是该被称作星团,或别的什么。

&esp;&esp;因为黎渐川所看到的,漩涡星域的那些星球,不再是物质凝结的球状天体,而是以一枚与信号生命不同的“核”为中心的,无数信号与信息的集合体。

&esp;&esp;人类认为的、天体之间可以被称之为引力的东西,在黎渐川的信号感知里也有了更精细的划分,那是信号波段不同的能量。这些能量由“核”散发出来,强弱不一,作用不同,但却拥有共同的能力——凝聚并衍生出无数信号与信息,将之成团。

&esp;&esp;这些星团,小一些的,是人类眼中的星球,大一些的,是人类眼中的漩涡。这就是黎渐川此刻所见的漩涡星域。

&esp;&esp;而宇宙,也似乎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层次的。

&esp;&esp;这种层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之为维度。

&esp;&esp;黎渐川无限地蔓延着自己的信号,隐约地好像触碰到了某种隔膜。那或许就是维度的边界。

&esp;&esp;这不是人类观察到的宇宙。

&esp;&esp;它除去依旧虚无的黑暗外,简直大变了模样。

&esp;&esp;这就是四维的视野。

&esp;&esp;三维人类所见到的世界是由光的反射形成,而四维生命则是通过其它方式来看见或感知他们的世界。

&esp;&esp;一切都是不同的。

&esp;&esp;所以,宇宙的黑暗或许也不是真实的。毕竟在四维之上,还有五维、六维,以及更高层次的生命。

&esp;&esp;他们眼中的宇宙应当更加不同。

&esp;&esp;黎渐川在接受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的冲击的同时,也感知到了短平信号所说的宇宙间天然存在的无数信号。

&esp;&esp;它们蕴含着庞大的信息,与生命有关,与时间有关,与宇宙有关,是三维人类无法捕捉并理解的。

&esp;&esp;黎渐川接收到了它们,从中看到了从遥远的不可知之处飘荡而来的信号种子,看到了“潘多拉号”上人类的爆炸与异变,看到了时间作为一条线段被截取,一边是过去,一边是无数种未来。

&esp;&esp;在那些信号生命选择与人类交流的未来中,不太乐观的的画面占绝大多数,也许这就是信号生命们的顾虑。

&esp;&esp;庞杂而巨大的信号冲刷下,黎渐川记忆里有关信号生命的部分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部分,剩余的、有关人类的,不得不被塞到角落。

&esp;&esp;即使在黎渐川的意识里,属于人类的部分从未被磨灭,但就像人类的成长一样,六十岁人类的大脑里,十岁以前的记忆虽然没有消失,却也无法占据太多空间,因为十岁到六十岁这五十年的信息实在太多太多,十岁以前的稚嫩,不得不为它们让路。

&esp;&esp;“很震撼吧……”

&esp;&esp;短平信号道:“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每一个信号生命都是生而知之,生而强大的。”

&esp;&esp;“我们没有忘记我们的根是人类,但你应该也体会到了,那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esp;&esp;“我们已经是一种新的生命了。”

&esp;&esp;黎渐川从震骇中回过神来,边小心地观察着周围那些自顾自欢庆的奇形怪状的信号生命,边看向那道短平信号的发出者,一个外形是某种难以描述的方块的家伙。

&esp;&esp;他的“核”很明亮。

&esp;&esp;通过“核”与信号波段,他可以感知到其他信号生命的情绪和基本状态。

&esp;&esp;信号生命的情绪似乎都非常活跃,远超人类。他们并不跟某些人类一样,把情绪视作废料,反而特别重视它。硬要比喻的话,他们情绪的波动大概就相当于人类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有好处的。

&esp;&esp;黎渐川知道的这些信息,都来自于宇宙间的信号,它们或是源于能量,或是源于天体,或是源于虚无,难以追溯,但确实存在。

&esp;&esp;方块道:“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离开‘潘多拉号’,在太空之中随意行走。当然,前提是你学会信号生命的走路方式。我们不受氧气和引力的限制,但我不建议你离开‘潘多拉号’,因为我们还没有摆脱最基本的一样生存需求,我们需要进食。迷失在宇宙中,是很难找到食物的。”

&esp;&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