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2 / 2)

加入书签

esp;&esp;李明夷直言:“任何手术都有利弊,作为医者也只能向病人建议,不能替他们决定。”

&esp;&esp;话是大实话,但未必是对方想听的。

&esp;&esp;“此言差矣。”史朝义抬额看着他,“人之双目已盲,即便令其复明,也无益于疾病。救其眼疾等于杀其身躯,恐怕不是明智之举。”

&esp;&esp;对方漏夜来访,竟然是准备正儿八经地和他讨论治疗方案。

&esp;&esp;被外行卖弄到脸上对于任何医生都是相当冒犯的一件事。李明夷眉头往下压了压,反问:“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esp;&esp;“很简单。”史朝义微微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认为,既然这双眼救了无用,不如让它瞎死。若我为医,我会去除病患身上的腐肉,锻炼他的四肢,让耳朵代替眼睛主观八方。”

&esp;&esp;李明夷想起之前在九门的见闻。

&esp;&esp;史朝义一贯主张对中原文化学以致用,听起来其本人对医术也有几分研究。然而这番言词之下,明显还有更深的隐喻。

&esp;&esp;——在他看来,大燕就是亟待治疗的病人。已经丧失理智、暴戾无度的安禄山无异于一双盲目,而谁是取而代之的耳朵不言而喻。

&esp;&esp;对于曾经失去母亲的史朝义而言,李唐王朝早已不值得信任。但也因此,他比出身中层的安禄山更加能体会普通人的处境,对其以暴治国的手腕同样不感到满意。

&esp;&esp;尽管言辞隐晦,他并没有像严庄一样伪饰目的。史朝义表面探讨疾病,实则是暗示放弃治疗安禄山,如果能协助他的大业就更好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