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仙笼 第579章(2 / 3)

加入书签

箓、万千丛林、道宫道观体系。

&esp;&esp;唔,扯远了扯远了。”

&esp;&esp;黑水子盘坐在秘境中,用手抚摸着身旁的断壁残垣:“总而言之,从古至今,仙道中人便一直想要创立下仙庭。只不过以前并不叫做‘仙庭’,而是被唤作‘天庭’。”

&esp;&esp;“天庭”一词从对方口中说出,余列顿时明白了对方所说的话。

&esp;&esp;他心中生出猜想,迟疑道:“观主此言,莫非是想说,祸星城的秘境,就是曾经某一朝的天庭遗址?”

&esp;&esp;“正是!”

&esp;&esp;黑水子肯定的回答,并说:“且并非神汉或圣唐年间的那种,虽自号天庭,但只不过是一福地,甚至只是个仙园的草头天庭。

&esp;&esp;此祸星城之下,乃是仙秦时期,差点就统率寰宇,纵横三千界的炼气士之天庭!当然了,只是部分。”

&esp;&esp;轰的。

&esp;&esp;这话落入余列的耳中,让他欣喜交加,开始相信黑水子刚才所说的,秘境中遍地都是罡气的话了。

&esp;&esp;因为根据古书所叙,古之天庭者,都是建立在罡风层中,而非山海界之外,其横亘上下,又被唤作为“三十六重天”。

&esp;&esp;世间的三十六种天罡之说法,最早也是从天庭的三十六重天而流传下来的。

&esp;&esp;如果祸星城之下的秘境,真的就是古时天庭的话,那么其中存在诸多罡气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罡气,才是极为不正常。

&esp;&esp;根据当今道人们的考据,古时之所以将天庭选址都选在罡风层中,而非虚空中,除了罡风层可以抵抗域外攻伐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一点,那便是控制罡风层,管控罡气!

&esp;&esp;因为修行中人在修道学法后,获得腾空的能力并不算多难,些许道法就可以为之,甚至不用道法,也可以通过戏法种种,升上高空。

&esp;&esp;但是此举之所以被唤作“腾空”,而非“飞天”,便是因为罡风层就是一堵无限宽、无限长的屋顶,挡死了许多意图飞天的道人。

&esp;&esp;不得炼罡,无有罡气,修行中人便无法踏入罡风层,绝对不可能脱离山海界。

&esp;&esp;也因此,古时将炼有罡气,能飞入青冥的炼罡中人,就视为仙人。

&esp;&esp;古之天庭管控罡气,便是企图以此管控天下的修行中,达到不得天庭允诺者,禁止飞升。

&esp;&esp;诸多思绪在余列的脑海中翻滚,他欣喜无比,口中喃喃道:

&esp;&esp;“听闻仙秦时期的天庭,曾一度真的做到了‘建朝以后,禁止飞升’的目的。虽然只十二年,但这十二年间,仙秦炼气士们收熔天下罡气,藏于天庭各府中……”

&esp;&esp;也就是说,祸星城秘境中的罡气,比起当今的山海界内罡气而言,不仅年岁更加久远,质量也大概率的更加优良,还可能事先炼气士们提炼过!

&esp;&esp;这并非是余列在瞎想,厚古薄今。

&esp;&esp;而是古时的山海界,特别是仙秦时期,其世界本源未失,先天就是一方大千世界,压根不是如今靠着不断的吞并诸世界,勉强才成长回来的山海界可以比较的。

&esp;&esp;果不其然,黑水子听见余列的自语,回答道:

&esp;&esp;“然也,贫道正是因为此地的上古灵气,以及精纯罡气,方才短短五年,便将炼罡境界快要修行圆满。”

&esp;&esp;得到肯定,余列慷慨出声:

&esp;&esp;“观主既然身陷如此险地,你且放心,弟子必定即刻就亲身前来,救你脱困!”

&esp;&esp;黑水子哑然失笑,明白余列这是迫不及待的,也想要来秘境中炼罡了。

&esp;&esp;他连忙制止道:

&esp;&esp;“且慢!此地虽好,但危险毕竟众多,且在祸乱仙宫未真正开启秘境之前,你持着那血令进来,也待不了多久,很可能你炼罡正炼到要紧关头,就得再离开。”

&esp;&esp;余列的头脑恢复清醒,心间顿觉棘手。

&esp;&esp;确实如黑水子所言,提前进入秘境中炼罡,极容易被那血令给妨碍了。就算血令给出的时间充裕,也难保那制造血令的幕后中人,不会前来干扰他。

&esp;&esp;而余列虽然对于炼罡的过程十拿九稳,认定了自己不会失败,但那是建立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的。

&esp;&esp;此等晋升蜕变环节,绝无临阵突破的可能,必须筑法坛、藏静室,焚香沐浴,收心敛性方才能为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