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红楼之挽天倾 第340章(2 / 3)

加入书签

&esp;&esp;魏王陈然则与梁王陈炜代宋皇后将几人送出了宫门。

&esp;&esp;在宫门口,宋璟笑道:“子钰,明日府上小酌几杯如何?”

&esp;&esp;贾珩道:“宋大人,京营整顿年前要看到结果,在下最近都需忙着此事,待过两日再空暇一些,在下作东,相邀宋大人罢?”

&esp;&esp;宋皇后之弟分明是想要拉拢于他。

&esp;&esp;宋璟心头了然,暗道有些操之过急,笑道:“我却是忘了,子钰现在要为圣上整军练兵,不能耽搁了正事,等年底空闲一些,再至府中一叙不迟。”

&esp;&esp;这边厢,身后的马车上,宋璟的夫人派了嬷嬷来唤,而马车挑开的布帘,宋璟之女宋妍,则是好奇地看向正在与自家父亲说话的少年武官。

&esp;&esp;少女修眉凤眼,眼神明亮,鹅蛋脸,肤色白腻,五官略有些像宋皇后。

&esp;&esp;“娘,这云麾将军看着也没多大的样子。”宋妍捏着一角手帕,问着一旁的母亲沈氏。

&esp;&esp;沈氏笑道:“是比你也大不了两三岁,可现已是你皇姑父手下的重臣了,端是年少有为。”

&esp;&esp;宋妍轻笑道:“我看父亲大人也挺欣赏他,说来他写的三国话本,女儿还看过呢。”

&esp;&esp;这其实也算是贾珩如今在神京城中的名气反映,种种事迹是其一,再加上三国话本之故,纵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也有不少听过贾珩的名头。

&esp;&esp;贾珩这边厢,与宋璟客套了几句,目送着宋璟乘上马车,而后也骑上马,离了宫城,向着宁国府返回。

&esp;&esp;……

&esp;&esp;楚王府,夜幕降临,书房之中,灯火璀璨,暖意融融。

&esp;&esp;楚王陈钦一身亲王蟒龙袍,坐在梨花木制椅子上,在与两位心腹谋臣议事。

&esp;&esp;楚王陈钦目中映着烛台上摇曳的火焰,冷芒流转,问道:“贾珩进宫给魏王庆生儿了,两位先生怎么看?”

&esp;&esp;王府长史廖贤,沉吟道:“王爷对此不必太放在心上,魏王过完年就要到五城兵马司观政,贾云麾进宫提前与其打好关系,便于来年共事,也是人之常情。”

&esp;&esp;主簿冯慈也道:“听说魏王府已着内务府与工部承建,明年开府就要大婚、入住。”

&esp;&esp;楚王点了点头,面色复杂,道:“孤最近都在忙于给兵部筹建北方行营,倒是无暇顾及京中局势,这个贾子钰,经过立威营变乱一事,现在是愈发受父皇信重了,京营、五城兵马司、锦衣府,俨然是父皇的心腹之臣。”

&esp;&esp;说到最后,心情也有急迫。

&esp;&esp;当初,他若是在其未曾发迹前拉拢就好了,当初在翠红楼此子与贾珍冲突,他就觉得此人非久居人下之辈,但瞻前顾后,等到爵封三等将军,也不是没有机会,仍是犹疑不定。

&esp;&esp;当然,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廖贤似看出楚王的心思,劝慰道:“王爷不必懊恼,贾云麾已为天子近臣,他如今多掌要害之地,圣上也不会放心他和哪位皇子走的太近,哪怕是魏王也不行。”

&esp;&esp;楚王道:“孤并非要拉拢于他,只是与他贾家交好,以备来日……廖先生,孤觉得这贾珩也未必这般好过,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他与齐王府势同水火,昨日又听得与忠顺王叔有着冲突,当然两家积缘由来已久,也不在这一二日,还有户部的杨阁老,以及贺阁老的一些门生,也对其不满,但孤思来,他总不能将宗室、大臣都得罪完,也需要朋友的吧。”

&esp;&esp;随着贾珩对京营的影响力逐渐加大,楚王的心思难免活泛起来。

&esp;&esp;冯慈赞同说道:“王爷之言不无道理,尤其此次京营现在由他与李阁老共同主事,于军将调整颇有一锤定音之权,王爷与其也不能太过陌路。”

&esp;&esp;楚王点了点头,道:“两位先生,觉得孤与贾家联姻何如?”

&esp;&esp;此言一出,廖贤面色明显愣怔一下,皱眉问道:“王爷,此言何意?”

&esp;&esp;“孤听说贾政之女已从宫里出来了,孤若纳其为侧妃,与贾家联姻,无疑搭上桥。”楚王目中闪过睿智光芒,坚定说道。

&esp;&esp;廖贤迟疑道:“这……”

&esp;&esp;心思电转之间,就把握到楚王的心思。

&esp;&esp;楚王妃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之女,而仅有的一位侧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柳政的女儿,当初,纳柳家之女为楚王在士林中赢得不少名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