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三 电和橡胶树(1 / 2)
隆景六年四月,《皇明通报》再传喜讯,段皇后平安产下一子,定名朱和垠录入宗谱在太祖之后,大明的皇帝已经很少有这样高产的了,尤其诸子皆是中宫所出,无一夭折,更是古今罕见钦天监几乎要因此上报祥瑞,录入史册了
段皇后这边还没出月子,周后就已经被几番催促,不得不随着太上皇帝崇祯出门了她走到保定的时候还在牵挂坐月子的儿媳妇,甚至想让袁妃陪崇祯南幸,自己折返北京,总算被身边的女官劝住,没有闹出不愉快
所谓枕边无圣人,作为崇祯的糟糠之妻,周后对皇帝可没有半点畏惧
朱慈焤一路将父皇母后送到大明门外,总算是了结一桩大事虽然皇帝南幸的项目的确起到了不小的社会效应,就连沿途地区的商业程度都有了明显发展,但一直被人催着的感觉终究不好
段氏不能出门见风,无法送行,心情自然也不算太好她倒不是牵挂舅姑,而是挂念秋官即便明知道这一路皇太子不会吃苦受累,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心理却是不能免除
上皇和皇太子一走,宫中似乎就冷清了许多朱慈焤索性展开乾清宫的大修,主要是修建卫生取水和地暖管道
现在宫中传统的取暖方式还是地火龙和火墙,虽然效果不错,但浪费也大许多官绅大户都已经开始用铜铁的暖气片,以锅炉循环流水取暖,相比传统火龙火墙即新潮又实惠
朱慈焤虽然还在挂心朱和圭的思想问题,但想想自己刚进大学读法学院的时候,一样充满了伸张正义,捍卫法律信仰的天真情怀,可后来终究成为了追求成功的现实主义者,所以皇太子未来说不定也会在现实中转向,回到自己这边
随着紫禁城装修工程的推进朱慈焤也有时间对大明的各项民用技术进行梳理从大方向而言,大明仍旧走的是蒸汽机械文明的道路因为蒸汽机和冶金工艺的持续进步,现在辽宁的一效矿已经开始铺设铁轨,用蒸汽机车进行短距离运输算是冒出了一片萌芽
从小方面而言,开采锻造水泥显然大有利可图,以至于现在全国各府县都有人开办了水泥厂这些工厂主并不都是冲着赚钱去的,因为许多官绅大户都坚守着ot;小农意识ot;,但凡是自家需要的东西,就搞它一个自己生产
因为自己家需要盖房修路,那索性自己弄个水泥厂烧水泥,非但可以成本价拿到水泥,还能卖给乡邻,乃至朝廷因为运输成本仍旧居高不下所以朝廷也更倾向于就地采购
当然,有条件的府县也会设立官办的水泥厂,但这么做的官员主要是为了促进职业人口转型,捞取政绩其中也有不少官员因此落马,倒不是贪腐而是因为水泥厂经营不善,导致考成不合格
ot;那个东西是怎么做的来着?ot;
朱慈焤靠在椅背上,努力搜索着半个世纪之前的记忆
的确,那是两个时代的分界线,也是人类真正步入科技时代的钥匙它不需要详实的知识积累,即便是原始人也能通过感官加以验证
那就是电
要说电与磁是不分家早在公元前数百年,华夏发明了罗盘希腊人也发现了静电现象其后罗盘变成了指南针,欧洲人也发现了摩擦能够人为制造静电然而按照朱慈焤前世的历史剧本,真正能够引起生产力革命的电学,还有一个半世纪才会在偶然间出现
那是一条青蛙腿引起的偶然
意大利学者伽伐尼在为妻子处理青蛙腿的时候——在彼时的欧洲那属于药物,偶然间发现用金属叉碰到蛙腿时,蛙腿产生了抽搐
这个现象就是放电
当然伽伐尼虽然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并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他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排除餐具带电,蛙腿里的生物电,外部影响……等等诸如此类,最后才发现只要用两种不同的金属配以盐水,就能产生电流这个结论
这些对于朱慈焤当然毫无意义,即便以他文科生的理科水平也能够直接复制出伏打电堆
伏打是伽伐尼的朋友,他在伽伐尼的实验基础上,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被称为伏打电堆他还把锌片和铜片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将数个这样的小杯子中联起来,组成电池组,加大电流强度
朱慈焤已经不记全伏打序列中的各种金属,但他并不担心,这个排列实验交给大学研究室的研究生们只需要一天就能做出来
有了电源之外,还需要电线银和铜都是优良导体,只要看看宫中的掐丝珐琅器就知道制作实验用电线绝不困难至于外面的绝缘层可以使用干木头,如果实验者小心一些,甚至不需要绝缘体
如果能够制造出灯泡,那么整个电流照明实验也就完成了
唔,那就还需要ot;发明ot;灯泡
当时爱迪生对于灯泡材料也是费尽心思,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得到了能够长时间发光的竹炭丝作为理想材料,制造了第一只白炽灯当然,这些时[,!]间和物资的投入也都可以省去,朱慈焤完全可以直接让人准备好竹炭丝
虽
↑返回顶部↑